【霸王寒流來襲-2】
最近一個月的門診除了流感病患增加之外,皮膚癢的孩子也變多了。仔細診療後發現,不是病毒疹、不是蕁麻疹、不是藥物疹,更不是蚊蟲咬傷,而是冬季濕疹!
由於氣溫下降,皮膚的出油量也減少了,皮膚表面的角質層外有一層天然的「皮脂膜」做為屏障,負責減少「經皮水分喪失」(TEWL, trans-epidermal water loss)。
#冷天洗澡水溫不宜超過40度
冬天/寒冷時,皮表屏障會變弱(防禦力下降),因此皮膚容易出狀況,最經典的表現就是洗太燙的熱水澡,把皮脂膜洗掉,若沒有勤勞地塗抹乳液(保濕),就會因為乾燥的情形惡化後導致濕疹(皮膚發炎)。
#不建議使用皂類清潔
歐醫師在之前的衛教影片中有提醒大家,冬天洗澡不要使用任何的皂類產品(香皂、藥皂、手工皂、母乳皂⋯)做為清潔用品,以免清潔力過強導致皮脂膜被洗去。
此外,此時也不適合泡澡(尤其是泡泡浴),一週1~2次還可以,盡量以淋浴為主。沐浴後,純棉毛巾「按乾」皮表水份後,儘快趁表面水份還沒蒸發,全身塗抹乳液,這樣做可以達到最佳的保濕效果喔!
#勤抹乳液做保濕,皮膚炎不復發
已經有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,除了使用專用的乳液/乳霜之外,記得在好發的關節處多次塗抹(一天4~6次),以達到良好的保濕功效、避免皮膚炎復發。
#控制室內相對濕度在55左右
還有還有,如果臥室使用除濕機,記得要多喝水,或是離開擺放除濕機的房間;使用暖氣設備時,也記得在周邊擺放一杯水、或是濕手帕,避免濕度過低。
更多的保濕抗癢知識,可以點進連結詳閱喔!
#冬季乾癢 #皮膚炎 #濕疹
下次來推薦好用的產品,沒有代言也沒有葉佩雯~
楊伯伯是一位有些年紀的老病人,不時因為一些皮膚病來就醫。他昨天又出現在我的門診了,楊伯伯說因為最近冷鋒來臨,氣溫驟降,所以在洗澡時,他特別喜歡用很熱的水沖遍全身,而且一定要沖至少10分鐘以上,皮膚才舒暢過癮。最近幾天楊伯伯開始全身皮膚奇癢無比,最癢的部位是小腿及背部,在晚上特別會搔癢,甚至半夜癢到醒過來,早上醒來後也會發現身上出現許多長條型的搔抓痕跡。
我仔細檢查楊伯伯的皮膚後發現,他的皮膚乾燥脫屑,角質甚至於龜裂有小裂口,也伴隨有紅疹及多處抓破表皮的傷口。楊伯伯所罹患的皮膚問題就是皮膚乾燥所導致的冬季溼疹。隨著寒冬來臨,最近和楊伯伯一樣有冬季溼疹問題來就醫的人數增加許多,至少增加三分之一。
https://health.udn.com/health/story/5971/2917859